首页 > 原创 > 正文

 

01

林大叔是部级领导,在官场享有盛誉。我见过他因为一件事给不同的人打了三个电话。无论是通话的顺序,还是电话的语气,无不彰显着人类的智慧。

遗憾的是,儿子小胖刚上初中就不再和父母说话,成绩一落千丈。

林叔告诉我,我父母对小胖很好,想买什么就买什么,家里没有精神病史。

但是小胖脾气很奇怪,不同意就砸东西。放学回家后,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。班主任说,孩子没有朋友,不关心任何活动。他怀疑是自闭症。

我坚持要去看孩子,这样才能开出对的药。

年轻人喜欢游戏,所以作为招募电竞主播的平台代理,约了小胖和林大叔放学后在西餐厅见面。

聊了一个多小时,我发现并不是孩子有什么严重的心理问题,而是父母在教育方面病入膏肓。

这次见面的机会来之不易,但林叔却不是很珍惜。他的话充满了对小胖的潜在攻击。如果我是小胖,我也会远离这样的父母。

小胖没有自闭症。他之所以不想和父母聊天,完全是因为父母情商低。

林大叔的聊天模式可以说是当代家长的通病。具体有两种表现:

(1)小题大做,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会被无限放大为人格缺陷,或者成长过程中的一些“不治之症”

小胖:“老师,我想去日本学动画。我同学阿伟告诉我,如果你去日本学配音,以后回国做声优,就很容易了。” 一个月能挣几万块钱。”

其实我也知道这个方案有点不靠谱,但还是鼓励他。

我:“是啊,现在国漫的配音感觉怪怪的,可能是我听惯了日语吧。你努力吧,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我敬佩的声优——速见奖。”

林叔:“你还去日本呢,前几天正好是南京大屠杀公众阵亡将士纪念日,你知道吗?阿伟这种流氓,他说的话你信吗?再说了,你还在抽烟, “你的牙齿都黄了。为什么?配音?”

小胖子:“我只抽过一次!”

林叔:“你和XX家的小红还有联系吗?”

小胖:“不联系,她不会再来找我了。”

林叔:“那你想找她,你躲在家里,不和人交往,以后谁跟你交朋友?”

胖子:“……”

林叔说的太对了,连我都反驳不了。因为无法反驳,自然无法回答。我只是好奇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是不是一定是一方观点凌驾于另一方的关系?

(2)无论我们谈什么,谈话的焦点都会在孩子身上,话题总是围绕着孩子的不足

当聊天气氛基本凝固的时候,林大叔还不忘和小胖一战。

小胖:“我要再来一份牛排。”

林叔:“你还是吃吧,我们家没有肥胖基因。”

小胖:“平时玩淫荡的,现在沙漠地图太大了,新地图连鸡都吃不下了!”

林叔:“少吃鸡,你知不知道,一个肥肉可以毁了你的一生?”

我:“林叔,他说吃鸡是指赢了比赛,不是真的吃鸡。”

林大叔:“游戏已经减少了,你整天坐着怎么能不长胖呢。”

林叔:“别说了,老师来了,你要跟他说说学校的事情!”

小胖:“老师,我告诉你,我们班主任居然穿着黑丝来上课!”

我:“哈哈,你的老班总是这么时髦吗?”

林叔:“一天不要挑剔班主任,上次她跟我说过你……”

真想告诉林叔,骂胖子只会让胖子更胖。

最近,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,称某人发胖以刺激某人减肥会产生相反的效果;称某人“胖”会使对方更胖。

研究表明,当一个肥胖的人受到歧视时,他的抑郁症会使他心烦意乱,从而减少体力消耗。他经常吃东西,不仅仅是因为饥饿,而是通过吃带来的快感来消除人际压力。

这次见面的结果是,小胖说他上厕所了,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。过了一会儿,妈妈打来电话,已经回家锁上了门。

长大后,你会发现你的父母和林叔叔很像,只不过他们利用了你“未婚”的事实。

同理,越是责备自己“未婚”,就越是不愿意结婚。

有时候,家真的很难成为你的避风港,因为在你父母的眼里,你永远是一个没有长大、充满问题的孩子。

02

当代父母喜欢通过“泼冷水”来展示自己的智力优势,表达一种潜在的观点“你做的是错的,只有在我的带领下你才会做对的事”。

他们想恢复对孩子失控的教育,但这样一来,孩子只会越来越疏远他们。

如果我们的父母不能总是认出我们,我们需要对他说些什么吗?

日剧中,极恶的BOSS往往就是这样制作的,不择手段地试图超越父亲,实际上是为了获得他的认可。

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父母的“善意批评”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我们,制约我们的进步。

如果再严重一点,也会形成人格缺陷,就是父母反复强调“你不能改正的错”,但真的改不了,因为虽然我知道父母说的话 有道理,我的情绪更多是与父母对抗。 , 会做相反的事情。

最糟糕的是,这种“冷水”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亲密关系的象征。

“我说你是为了你好,没人管你!” 这句话莫名的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。

这就是有多少人搞砸了关系,认为批评和曝光是一种“正直的品质”。

常言道,良药有益于病,良药有益于行。事实上,这句话是不正确的。

批评别人不一定是关系不好的原因,指出别人的错误往往会赢得别人的尊重。

在当代人的批评中,一个严重的误解是“为否定而否定”。

也就是说,他们批评他人更多是为了获得自我认同感,而不是真正想要帮助和保护他人。

不要以为每个人都看不到。前者批评你时,情绪会充满一种自尊心,而后者则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和关心。

也就是说,人们是否接受批评,主要取决于批评者的态度。事实上,他们可能无法分辨批评的内容是否属实。

自我夸大的批评,不管是真是假,都不需要被听到。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,这种批评弊大于利,更何况它有很强的情感负担。

“欲先行,以史为鉴”是古代朝臣的谏言之术。也就是说,一个真正为你考虑的人不会有攻击性,会考虑我们的情绪。

总是往别人身上泼冷水,到头来,他们会被煮沸扔回去。

有趣的是,我生活中喜欢向我泼冷水的人,我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比我好。另外,我发现我不需要向他们证明自己,因为我发现他们的逻辑只是他们自己的逻辑,而不是世界的逻辑。

03

好的劝阻,其实不需要“泼冷水”,问问题就好。通过一系列问题,你可以引导对方思考你想要表达的内容。

比如,我希望林叔叔停止他错误的教育方式。

我跟林叔说过,不要总说孩子的“叛逆”,人的本能会远离讨厌他的人。

林叔:“他还有什么值得我称赞的?如果我不改正他的这些问题,他以后进社会就完蛋了!”

我:“嗯,你很关心他,希望他能多听你的话,不过今天我们分手不开心,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坐下来和我们三个聊聊天?”

林叔:“……要不,周先生,你让他单独聊聊?”

我:“我和他相处没有问题,但你也发现我很迎合他,这让我看起来和你太不一样了吗?”

林叔:“你也可以找个机会聊聊他。”

我:“你想说服他更多地接受他的父母吗?你认为我应该从哪里开始?”

林叔长长的叹了口气,然后说道:“可能是我把官习惯带到了家里吧!”

我:“不,我听说在官场上大声说话会毁了一个人的未来,这点你比我清楚。”

林叔:“周老师,告诉我,我该怎么办?”

很多人说跟家人说话要注意花言巧语和细节,这样生活太累了。

最亲近的人不应该是真诚的吗?

孔子曾提出“六字六影”之说。所谓六字,是指仁、智、信、直、勇、刚的六种美德。孔子认为,人的六大美德一旦失礼,就会发生变化。为大恶。

爱仁而不学礼,其缺点是会变笨;

好巧不学礼,其缺点是不守规矩;

爱诚实而不学礼,其缺点是容易被人利用,害人害己;

爱生硬而不学礼节,其恶是急于害人;

好勇不学礼,其弊在于惹事;

爱强不学礼节,其缺点是胆大。

所以,我们所有的优秀品质,包括真诚,都必须充分考虑对方的立场,分清我们的人际界限。用孔子的话来说,这叫做礼。

周国平曾说过:真诚不讲对象和比例,就会变得可笑。诚意被玩弄,其尴尬不亚于虚伪暴露。

所以我认为良好的关系是两颗相互温暖的心,而不是一颗心折磨另一颗心

猜你喜欢
文章评论已关闭!
picture l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