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原创 > 正文

三月三,万物和生的节日
【按语:三月三,是万物和生的节日。是日,月为三,日为三,三三相逢,阳气和融,万物和生。故自上古以来,三月三就是重要岁时节日。

《史记》曾记载过:“数始于一,终于十,成于三。”即数从一开始,终止于十,以“三”为全为和。《道德经》强调 “三”生万物,也即是说数字“三”是一个发生质变的临界点,具有包罗万象,总揽一切的意义。

由此可知,“道”是元始之根,“三”是运化之果,“三”是“道”运化出来的“元宇宙”;“三”也是贯通道根,归根复命的“全息元”。在三月三节日里,无论是沟通先天的祭祀,还是贯通人心的节庆活动,都具有续根、护根,繁枝茂叶的内涵。

在古代,重阳节与七月的清明节、除夕节和中秋节一样重要。它们在中国民间传统中也被称为四大祭祖节。

重阳节,古人不仅庆祝丰收,祭祀天地,祭祖,还有登高赏菊等活动。尤其在唐代,重阳节尤为重要。

现在三月初三又来了,估计有朋友会趁这个机会出去走走,爬山走走等等。不过民间有句古话:3月3日9月3日 9、闲时不要去河边。为什么?

很多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句老话很多次了。父母经常提醒我们,每年至少提醒我们两次,分别是农历三月初三和农历九月初九。 .

估计很多人也很好奇,为什么两天不去河边呢?

我们先来看看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
三月初三看似普通的一天,却是民间众多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。在辽阔的中原,自古有“二二龙起,三三生轩辕”的说法。

这意味着农历三月初三是轩辕黄帝的生日。这一天仍有不少地方赶往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朝拜。

在广袤的南方地区,农历三月初三又被称为“上司节”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其中以汉、壮、苗、瑶等民族为代表。

例如,在广西壮族自治区,每年3月3日这个季节,壮族青年男女都会聚集在街头唱歌唱歌,聚集在河边大吃大喝。

然而,三月初三,虽然天气一直比较暖和,但变化也是反复无常的。也许你早上还穿棉衣,中午穿短袖。

河边真的很凉快,因为离水源近,微风吹来人会觉得舒服。但是时间长一点,很容易被风吹到头疼,甚至觉得不舒服。

毕竟此时还是春天,风中还有一丝凉意,尤其是靠近水的地方湿气重,更容易引起感冒,尤其是对一些孩子来说,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弱 .

而如果你这个时候去河边,尤其是你一个人无事可做的时候。然后很容易发生危险的事情。因为春天雨水多,河边杂草多,连苔藓都因为春天的雨而长满了苔藓。踩上去很滑,一不小心就会摔倒。

还有一点就是这样的天气容易出现强降雨,这也是对古人长期观测经验的总结。可能你刚走到河边,一会儿水就会涨,很危险。

至于九月九日的重阳节,同样的理由不要去河边。

现在是农历九月初九,也快入秋了。重阳节是气温由暖转冷的过程。在此期间,降雨量也很大。据古人观察,重阳节一般会有降雨。

估计很多人都听过“重阳不低于十三,十三不等于冬”的说法。这意味着9月9日是降雨的分水岭。

重阳节若下雨,天气晴朗,多雨。另一方面,重阳节和9月13日都是晴天,以后可能会出现冬旱。

此外,农历九月初九原本是爬山赏菊的日子。如果你未经允许就去河边,这也是不安全的。因为这个时候,可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霜冻,河边的温度会低很多。

从温暖的地方到寒冷的环境,很容易感冒,因为河边的风要大得多。用不了多久,吹一会可能会不舒服。

事实上,这句话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。我的家乡有这样一首童谣:

“2月神伤悲;3月3日9月9日,无事不去江边;4月8日,鸭子冻死;5月5日,老皇姑冻死;人有毛毛虫, 又怕六月北风;七月半,看牛牙子陪田;八月秋凉,搬火入屋;十月中旬,梳头梳头, 洗脸不让风吹……”

这首儿歌说的是一年四季都有一些“极冷”的日子。这也是古人长期观察后发现的。这是古人智慧的体现。

它在告诉我们,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要提高警惕,远离危险,不要去一些比较危险的地方。比如降水比较多的日子,尽量不要在河边走,这样很危险

亲爱的朋友们,农历三月初三到了。你家乡有一句话吗?你认为古语是真的吗?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,谢谢。

猜你喜欢
文章评论已关闭!
picture loss